瑞士生活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瑞士生活 >

苏黎世,吸引诺贝尔奖得主的“磁都”

时间:2016-01-14??编辑:瑞士移民网

苏黎世,吸引诺贝尔奖得主的“磁都”

Isobel Leybold-Johnson

最后更新 - 2016年1月13日 -11:00

当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旅居苏黎世时,他常常会窝在咖啡馆里工作,为他革命性的理论打下基础。而这次的展览显示,许多诺贝尔奖得主也曾选择在该城市工作。

爱因斯坦曾摘取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英),最初,他是以学生身份来到苏黎世。1902至09年,他任职于伯尔尼(英、德)专利局,在此期间他创立了狭义相对论。之后,他返回苏黎世成为理论物理学教授,并最终于1914年离开了这座城市。

“他并不是一名特别用功的学生,而且更喜欢在家自学。对此教授们颇有微词”,策展人Margrit Wyder介绍说。此次展览设在市政厅,名为爱因斯坦&Co-苏黎世和诺贝尔奖展(Einstein & Co – Zurich and the Nobel Prize exhibition,英、德),该展显示,共有63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与苏黎世有些渊源。

“他在苏黎世没有得到教授助理一职,但幸亏有几位好友,比如马塞尔·格罗斯曼(Marcel Grossmann)-后来成为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的一名教授。也正是这位好友帮他在伯尔尼谋到一份职位。后来,格罗斯曼还在苏黎世帮助他,参与了广义相对论的研究。”

相对论和咖啡

格罗斯曼和爱因斯坦经常会坐在至今依然存在的大都会咖啡馆(Café Metropol,英、德),探讨相对论,2015年正值该理论创立100周年。 格罗斯曼帮助进行计算部分,因为他更擅长数学,维德尔解释说。

在爱因斯坦居住苏黎世的时期,濒临利马特河岸的咖啡厅是一个黄金时期的建筑作品,线条风格与象征着精致优雅的维也纳咖啡厅如出一辙。

如今,它一扫往日奢华恢弘的气势,只有外面的拱门和墙上的照片才无声地印证着它往日的风姿。冬日宁静的早晨,这里常常坐满着老年夫妇和购物休息的女士,以及形形色色的生意人。酒吧旁边的信息板上显示着隔壁大都会餐厅今日的菜式-往往是寿司和生鱼。

在展会上,人们可以通过照片了解到12位和苏黎世有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们在该城市最喜欢的去处,以及他们生活和工作的相关信息。维德尔解释说,这个展览是为了展示他们如何度过各自的闲暇时光。

其中,沃尔夫冈·保利(Wolfgang Pauli,英、德)-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并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任教授。他与一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保持着长期的联系。

保利在第一次婚姻结束后几近崩溃,那时他首次接受了荣格的咨询。在这座城堡式建筑里,荣格创建了苏黎世心理学俱乐部(Psychology Club Zurich,英),作为自己理论研究的论坛。为此,保利将此处定为自己在苏黎世的居所。

诺贝尔标准

究竟为什么苏黎世会和如此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息息相关?当然,展会选择标准相当宽松:即使仅在苏黎世暂居几个星期的人也可以入选。

尽管如此,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列出了21项诺贝尔奖得主的相关情况(ETH Zurich lists 21 Nobel Prizes,英、德),即被授予那些曾经或仍然和学院有关联的研究者的奖项。苏黎世大学也在其诺贝尔奖网站发布出12帧肖像(英、德),包括罗尔夫·曾克纳格尔(Rolf ?Zinkernagel,英、德)-1996年度诺贝尔生理及医学获奖者。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英)统计,共有12名获奖者在诺贝尔奖公布期间,在苏黎世研究机构任职。

维德尔认为,苏黎世邻近德国,而后者一向以科学发达而著称于世,直到二战的爆发,这也促成了苏黎世成为诺贝尔奖得主们的聚居地。德国学生前往苏黎世访学几个学期,在当时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另一个原因则是苏黎世在战中和战后的稳定性令人向往。

“第三个原因,我们拥有两所优秀的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苏黎世大学都举世闻名,这意味着竞争,苏黎世的科研人员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去研究、去学习”,维德尔进一步分析。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库尔特·维特里希(Kurt Wüthrich,英)对最后一个原因表示赞同,并补充道,另外不可忽视的是这里提供了“最棒的科研条件”。

激情科研和运动

维特里希在苏黎世工作了46年之久,并以77岁的高龄,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签约为全职教授,任期到2018年年底。“这样,我就完成了在苏黎世50年的个人纪录。这里是实现我梦想的伟大之都”,教授对瑞士资讯swissinfo.ch宣称。

在过去的15年中,维特里希一直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斯克里普斯研究所 (The Scripps Institute in California,英)工作,除此之外,他还在中国和巴西拥有自己的实验室。

不过据他估计,真正在苏黎世生活工作过大半生的可能只有大约15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仍然健在的还有6位。

通过其20世纪80年代初的不懈努力,维特里希开发出一个工具,可以帮助科学家看到高分子三维图像,例如蛋白质生物聚合物,并进一步了解它们的细胞功能。对此瑞典诺贝尔委员会认为,该成就对新药物的开发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

据此次展览介绍,苏黎世颇具现代化的列特齐格伦体育场(Letzigrund Stadium)被列为维特里希在苏黎世的最爱。让人咂舌的是,这位老教授还是一位拥有资质认证的体育指导员,该证书被他谑成为“我最好的大学文凭”。在他身为瓦里斯足球俱乐部(FC Wallisellen)老年组成员时,他踢足球超过30多个赛季,包括在列特齐格伦参加的多场比赛。

正如这位老教授在诺贝尔奖官方视频里解释的一样:球场进球可以立即使你成为英雄,但在科学领域,你却必须耐心等待,既要克服来自本身的疑惑,亦要面对来自外部的批评,还有其他人需要重复你的实验,以确认结果的正确性。 “诺贝尔奖瑞典组委会成员可能需要多年的调查才能确认你是该研究领域的第一”,教授向瑞士资讯补充道:“有时距离那座奖杯还可能遥遥无期。正因如此,有些奖项在科学发现若干年后才姗姗来迟。”

展览简介

“爱因斯坦&CO - 苏黎世和诺贝尔奖”目前正在苏黎世市政厅展出,该展会截止至2016年1月23日。它包括63位和苏黎世有些渊源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或在此居留数周,或生活数十年。其中12位当前和过去的获奖者荣登“名人堂”。63人中有3位女得主:贝尔塔·冯·苏特纳(Bertha von Suttner,诺贝尔和平奖,1905年),内莉·萨克斯(Nelly Sachs,诺贝尔文学奖,1966)和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诺贝尔文学奖,2009年)。

在一部题为“苏黎世,天才之乡” 的15分钟短片中,几名攻读与诺贝尔奖得主相同学科的年轻人向观众解释自己如何从中受到鼓舞,汲取灵感。

【返回列表页】
瑞士移民 瑞士移民条件 瑞士房产 成功案例 移民政策 瑞士生活 了解瑞士 rss订阅

版权所有:瑞士移民网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瑞士移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