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生活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瑞士生活 >

瑞士人眼中的中国人“笔迹化石”

时间:2015-11-24??编辑:瑞士移民网

瑞士人眼中的中国人“笔迹化石”

张樱

最后更新 - 2015年11月22日 -11:00

它,是中国老百姓眼里透着老朽气息的国粹,是知识分子的自娱自乐。而在瑞士人眼里,中国人的吃穿住行都在这些文字里端倪可察、有迹可循。它的字里行间、一撇一捺都向世人讲述着:中国人是谁,他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苏黎世Rietberg博物馆(多语)中国部负责人Alexandra von Przychowski和Kim Karlsson多年来在研究东亚艺术领域各有专攻。偶然一次谈起对中国书法的情有独钟,她们俩不谋而合,开始策划在瑞士开办一次中国书法展。

在欧洲各国博物馆的展厅里,中国书法作品并不罕见。“我们几乎走遍了欧洲所有收藏书法作品的博物馆,从纷繁庞杂的作品中提炼出展览的主题实属不易。”起初她们考虑过挑选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家作品,但这个想法很快被否决:“因为瑞士人根本分不清王羲之和米芾,知名度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最后,她们决定根据书法在中国三千年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来挑选展品。

两位策展人在进行展品分类时,也充分考虑到了书法和中国人当下的生活习俗以及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可能很多人-无论是瑞士人还是中国人都会问:这些老古董和我有什么关系呢?但在准备过程中我们惊讶地发现,书法真的最能够代表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从我们的展品里,你能看到中国人的来源、中国社会的矛盾、中国人的性格魅力和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循环变迁。”或许正如中国观念艺术家徐冰所说的:从书法的变迁中可以看到,我们中国人从哪儿来,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会呈现出今天的面貌。

历经长达两年的筹备,这个题为“汉字的魔力-中国书法3000年”(Magie der Zeichen-3000 Jahre chinesische Schriftkunst,多语)的展览于2015年11月20日至2016年3月20日在苏黎世Rietberg博物馆展出。该展囊括了来自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德国馆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等各地中国书法珍品,以及部分中国艺术家私人作品。

看不懂

在笔墨的大家族里,与欧美两千多岁的铅笔、不足百岁的钢笔和圆珠笔相比,中国毛笔无疑是一位更具威望的耄耋老人。它笔下流淌出的书法尽显玄妙,或丰满肥润,或骨瘦嶙峋,或天真浪漫,或肆意纵横。然而书法对于今天的你我,如同现代英国00后捧读17世纪的莎士比亚,通篇就透着三个字:看不懂。

而现代书法显示出一系列摆脱传统的夸张求变,在现代艺术的框架下引入了诸多西方文化元素与技法,譬如绘画、摄影,一时间褒贬不一,让很多中国人更添几分曲高和寡的感觉。

在这次展览中,同样出现了许多与传统书法风格迥异的现代书法作品。策展人Kim认为,现代书法是目前中国书法的必然趋势-这一点毋庸置疑。就在今年春天,她刚刚参加了中国美院主办的杭州国际书法节,书法家王冬龄提出的“书非书”概念让她颇为赞赏:“它的意思是,书法不再是传统书法,根本不存在传统书法和现代书法的分界线。书法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它强调的是一种创造性精神,不能局限于形式上的边界。”

在Kim看来,书法本身只是生活的载体和媒介,它真实记录着中国人绵延五千年的生活经验和场景。即便传统书法换了一身躯壳,它仍然意义非凡,这就是文明的真谛。

譬如这次展出的北宋书画家米芾与友人的信件,“从书法艺术角度来看,当然是精品。但是我更希望人们看到信件在过去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米芾那个年代交通极不发达,见信如见人,所以你可以看到每封信他一笔一划都极富感情,从而造就了精品。如今手写信无论在瑞士还是中国都不再频繁,它的意义在今天看来更有意味。”Kim动容地说。

而如今风靡全球、花样多变的闲暇活动-桌游,不仅早在1600多年前就流行于文人圈,而且这次展出的一幅书画还真实再现了当时的场景:王羲之与41位好友组团“玩桌游”,输者或饮酒或作诗,以示惩罚。王羲之与友人各抒怀抱,也就是在这次集会上,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兰亭集序》。

书法变形记

对完全不识汉字、根本分不清字体的外国人来说,他们看到的只是符号的排列堆砌,他们能了解书法背后所蕴含的经验文明吗?

曾创造了汉字式的西方书法“天书”而著称于观念艺术界,并因此荣获了美国鼓励艺术创新的麦克阿瑟奖的徐冰(中、英),也在这次展览中带来了自己的作品-这一次,他把德语字母演变为中文方块字,让许多瑞士观众驻足许久,为这一幕陌生而又熟悉的“语言变形记”惊诧不已。

长居美国的艺术家崔斐(英)受邀带着作品前来参展。她的书法文字全由蜿蜒盘旋的短小树枝拼凑而成:“我理解的文字不仅仅是人类的语言表达,还包括大自然无声的表述,比如通过植物的根茎对我们人类说话。所以我希望人们通过我的作品,看到自然的语言和情绪。”

另一幅书法与绘画相结合的作品-来自李津的《食物与佳肴》无异于“舌尖上的书画”,用拙朴的笔触洋洋洒洒地描绘了中国大地林林总总的美食及菜名。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中国很多从事书法艺术的人都有多年旅居国外的经历,” Alexandra说,现在年轻艺术家不可能像过去那样躲进小楼成一统,“他们或被动或主动地受到西方艺术形式的感染,这也使得他们过去研习的传统书法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

Kim认为,中国人习惯于欣赏传统书画,但在世界艺术的平台上,不少外国人更青睐于现代书法。“比如崔如琢的传统风景画在中国享有盛誉,但说实话,我作为一个瑞士人确实欣赏不了,”Kim无奈地笑着说。

凭什么那么贵

Kim目前在苏黎世大学一个研究艺术品市场的项目中负责中国艺术市场的调研,因此对中国艺术市场-尤其书画交易非常熟悉。

“我不得不承认,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速度是不可思议的。在过去三年间,一线艺术家作品的拍卖价格翻了四倍。”尽管中国书画交易里掺杂着有送无卖、有卖无价、有价无市,对此,中国嘉德和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也在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筛出,但Kim认为:“不少中国现代书法作品确实物有所值,商业价值不容小觑。”

面对今年10月知名企业家马云涉足书画创作,其作品以令人咂舌的3600万元港币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高价落槌,Alexandra表达出一丝隐忧:“过度的商业化影响了很多中国人的欣赏品位。普通老百姓会不知道该怎么判断书法的价值好坏。”

或许从徐冰2012年给同样茫然的年轻艺术家写过的信中,我们得以一窥答案:“美术馆和收藏家愿意用高价买我的作品,他们买走的是什么呢?价值源于那些精耕细作的技术吗?比我在制作上讲究的艺术家还有很多。我认为有价值的部分是通过作品向社会提示了一种我的有价值的思维方式,以及被连带出来的新的艺术表达法。这种新的方式是人类所需要的,所以形成了可出售的价值,才能构成交换链。”

书法将死?

作为“国粹”的书法艺术,在许多人看来,带着浓厚的贵族式清高孤傲高居文化殿堂,如今却深受“大数据时代”的冲击侵袭。上个世纪80年代庞中华硬笔书法风靡全国的风潮已不复再现,而随着智能终端和数码设备的普及,人们不再需要手写汉字,只需动动手指即可完成交流,有人把这种无笔操作定义为一种病:“失写症”。

专程从香港来观展的书法家冯明秋并不感到悲观:“书法在上下五千年经历了从精英文化到大众化,如今再次回归庙堂,成为学院研究者和少部分艺术家的术业专攻,这说明我们的生活方式一直在改变,但我们作为创作者的精神不会改变。”

在前不久由中国文化部和中国社科院主办的2015“汉学与当代中国”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阎学通在发言中提及,中国已经开始愈来愈多地在外交活动中加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在2013年韩国总统朴槿惠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时,习近平主席赠送的礼物便是自己亲书的书法作品《登鹳雀楼》。冯明秋说:“书法不会像过去那么普及,但中国并不打算抛弃这一传统,所以它永远不会消逝。”

“汉字的魔力-中国书法3000年”(Magie der Zeichen-3000 Jahre chinesische Schriftkunst)

展览分为六个专题:威力和魔力:政治宣传及统治功能;灵性和救赎:佛教、道教及其他宗教传承功能;艺术和神话:有关早期书法大师“书圣”王羲之的临摹作品,及当时文人交流纪实作品;学者和大家:自公元4世纪始历代书法家及其创举;共性与个性:从古代到现当代饱含社会批判意味的书法作品;画笔和诗歌:与书法紧密相关的绘画和诗歌。

展览日期:2015年11月20日至2016年3月20日。

参观讲解语言:德语、英语、法语。

【返回列表页】
瑞士移民 瑞士移民条件 瑞士房产 成功案例 移民政策 瑞士生活 了解瑞士 rss订阅

版权所有:瑞士移民网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瑞士移民网??